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建言献策

参政议政信息:关于构建“微权”监督体系,消除身边腐败滋生土壤的建议

来源:本网 发表日期:2014-08-15 11:36:00

 

过去一年,我国反腐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具有大权力的高官上,显示出中央的决心,群众拍手称快。但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对于基层的一些小部门、小职员权力运用的监督,小职员虽小,却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直接相关,如若管不好,更能引发民怨,破坏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初衷。我们建议,构建“微权”监督体系,全面消除身边腐败滋生土壤,让群众看得见正义。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制度。一是完善现有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具体化和细分化,针对公权力主体,建立具体的行业规范,办事流程,政策依据,违规处置等,堵住违规用权,滥用职权的口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如针对收礼物、用公车、办事推诿等应有非常清晰具体的规定和处罚办法。二是加大对违反制度的责任追究力度,不仅利剑高悬,而且依法执行,敢于动真格,形成按章办事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监督。在目前的这种从上至下的监督方式的基础上,一是建立从下至上的监督方式,发动群众监督,探索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如学生招生委员会可以由学校、家长和社区代表组成,重大工程招标由专家委员会或利益相关方代表组成,村集体房产招租、土地出让等重大经济事项由村集体、村民代表和招租对象/土地出让利益相关代表组成。二是全面公开所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有关资料,包括联系电话、对公电子邮箱、办公地点、主办业务、有公车配备的还需公布公车车牌等,接通防腐最后一公里,构建群众监督和反映心声网络,筑牢预防身边腐败的“防火墙”。

三、道德法制建设。一是必须加强人文的重建和道德重建,加强公职人员教育,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违规违法后果教育,破除行业潜规则,树立职业精神、道德品质。二是树立公职人员的法治思维。要在公职人员中加强法制教育,着重于依法行政、依法确权、依法办事的行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