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联合支部主任 谢寒芳
引言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一般以教师的提问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提问是英语教师落实教学计划的重要手段和师生交流活动的细节。早在3000年以前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然而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值得我们大家去探讨。
一、英语课堂提问(Questioning)的意义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的角度看,提问是教师输出信息、传递信息、和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从学生的角度看,提问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提问使创造性的思维得以发展,使新、旧知识得以连接和巩固。另外,提问还具有锻炼表达能力、检查学习效果等多种功能,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
问答是英语课堂师生间最有效的双边活动,这是由英语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越是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学,双边活动中各种操练性质的问答就越多。有研究表明:在学校教育的各种教学中,英语课堂提问无论是提问人次,还是频率都多于或高于其他学科。因此,从英语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提问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英语课堂提问(Questioning)的作用
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课堂参与。对精力不集中的学生,提问也可以作为监控学生的一种手段,可将其唤回到课堂活动中。例如,我们学习《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时,很自然地会在学生中展开Have you ever been to Danxia Mountain?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本课内容做成幻灯片,把Danxia Mountain,Disneyland 的概貌展现给学生看,然后向学生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Do you like
(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据调查,提问在课堂的交互活动中占20%到40%,据Call研究发现,课上“问答”交互活动几乎占课上的一半时间,对语言的习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学习食物时,教师组织课前活动逐步引入话题,T: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all of us have to do every day. What’s it? 这个问题学生听后,回答千差万别,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当有学生回答eating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话题。What do you have for super every day? 通过不同形式展开话题,学生可以自己介绍喜欢吃什么?也可向别的同学提出问题。教师将设计好的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提问形式,了解同伴的食谱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Name |
Breakfast |
lunch |
Dinner |
|
|
|
|
通过不同形式的问题,引出了今天所学的新词,利用图片、实物,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话题,进行提问,通过练习,学生们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轻松的学会食物的单词,并能进行一些食物味道的评价,活动多了,学生们的胆量大了,口语能力也相应的提高了。由此看出,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最主要的交际场所,而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在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应创造条件,利用提问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在上《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前,可以先向学生提以下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Disneyland park?Do you know how many Disneyland parks are there in the world?What’s the theme of the
三、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课堂上,师生问答贯穿始终。因提问策略不当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也时有发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课堂实录。笔者在某校调研中发现有位老师在上《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2时 该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实物,例如:橡皮、尺子、钢笔、手表、书、苹果等等。问学生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a pen.
T: Yes it’s a pen. And what’s this?
S: It’s a watch.
T: Yes ,It’s a watch.. How do you spell it?
(学生沉默了片刻)老师马上接着说:w-a-t-c-h watch..
T: And what’s this?
S: It’s a/an…
接下来老师又重复问了六次What’s this?句型,让六位学生回答。每次老师教学新词汇时,基本上重复以上的步骤。这样,老师在教学
S1: What’s this in English?
S2: Is it a car?
S1: No, it isn’t.
S2: Is it a bus?
S1: Yes, it is. You are right. It’s your turn now...
通过游戏或使用图片创设信息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既避免了“为开口而开口” 的伪交流,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此外,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提问方式单一。具体表现为:一问一答多,追问、深问少,教师提问多,学生主动提问少。2、不关注提问的质。具体表现为:包办回答多(教师直接或间接给答案),如在以上提问中,学生还在思考中,老师就给出W-A-T-C-H watch的答案。2、干预回答多(教师过分引导,勉强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学生独立思考少,明知顾问多,师生、生生真实交流少;表层问题多,深层问题少。3、不注重提问的量。具体表现为:问题的数量不多,提问的人次不多,成绩中差的学生回答机会不多,等等。笔者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关键是部分老师对课堂提问的类型、提问的原则和策略等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四、英语课堂提问的类型
课堂提问有多种形式,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open—ended)和半开放性的(Semi—opened question)也可以是封闭性的(close—ended questions)。学生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往往要作出解释和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以下两个问题就是属于开放性提问。Why do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What do you want to do for the Olympic game?Why?而半开放性或封闭性的问题只需要学生就语言材料进行,无需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What do the story tell about?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一般来说,英语课堂提问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种是:(intake 和input)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①Intake questions:(从学生各人情绪和感受的角度出发)类似这种问题有: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Do you like it? Why or why not?②Input questions (从对语言材料的认知理解角度出发)What happened to the person in the story?Where ,who,how …?教师通常比较关注认知类(input—based)的问题,比较少提问情感类(intake-based)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比较单一,前者一般在检查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后者在学习语言材料之前和之后都可以提问。
第二种是(referential 和display对应)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①Referential questions:(意义性问题)与intake questions 相似,教师无法控制学生答案,与学生进行真实交流。例如,老师在上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时,很自然地会在学生中展开这样的提问。Have you ever been to Danxia Mountain?Where have you been during the four days’ holiday?...
②Display questions (展示性问题)与Input questions 相似,教师知道答案,且检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例如,Disneyland is a park. What kind of park is it? What’s the theme of Disney?...
第三种是从几种思考层次的角度出发。①descriptive 描述性,学生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例如,Is only one Disneyland in the world? What can you do during the Disney Cruise? ②Interpretative 解释性,学生需要通过理解才能得到答案.For example: Disneyland is also a theme Park, why? ③ Evaluative评价性。学生需要通过比较和思考才能找到答案。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具备有一定的批判性能力。如:“Do you agree with the writer?” “Chinese government is going to send two
pandas to Taiwan,What do you think of it?”…一般来说,教师在上课时所使用的提问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调换提问方式,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挑战,激发他们不断探索,积极思考,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善于独立思考,又乐于与同学合作,发现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英语课堂提问的原则与策略
在外语课堂上,课堂提问通常有多重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使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检查课堂实施的效果等。要达到以下目的,我们在设置课堂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原则和策略:
(一)课堂提问必须是清楚明白的,具有关联性和趣味性。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是首先要考虑到课堂提问必须是清楚易懂的,如果只有少数学生明白教师的提问,提问就失去了意义。此外,问题应该与当前所学内容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如果问题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例如,下面是一教师在讲述条件状语从句时的课堂“诙谐”引入。
T:(Ask a student)How old are you?
S:I am fourteen
T: Oh, you are as old as my son.
T:Can you call me mother?
S:No, I can’t
T:(Take out a piece of chocolate )Do you like the chocolate?
S:Yes, I do
T: If you call me mother, I will give you the chocolate.
S: Oh, dear mother! (The whole class laugh)
老师把“If you call me mother, I will give you the chocolate”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讲述条件状语从句。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短短几分钟就掌握了条件状语从句,并且能说出“If you are hungry,I will give you the apple.” If you call me brother, I will give you the pencil —box.”等句子,学习效果非常好。此外,提问的语言要简单易懂,言简意赅,要避免用生词、长句、或复合句发问。例如:老师问学生:“Linda is ill today .You call her after class,What will you tell her? 这个句子的意思我们还可以用以下句子来表达。“What suggestions will you give Linda When you call her after class?”虽然前后两个问题的意思基本一致,但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初中学生而言,前者更容易被理解。
(二)、课堂提问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难度适当,坡度适中。
英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知识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英语课堂提问的难度包括两个方面:问题的难度和叙述问题语言的难度。教育心理研究表明: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英语教师也要设计一定难度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能顺利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把一个难题精心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小问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坡度。通过最初的一般提问引出学生最初的反映和回答。再通过相应的对话和交流,引出教师希望的答案,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如:以下是韶关市第八中学一位初一级老师的课堂提问。
T: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table?
S: I can see an apple.
T: How do you spell it?
S:A-P-P-L-E apple.
T: Do you like apple?
S : Yes, I do.
T: Why?
S: Because it’s very delicious.
T: Whose apple is it, do you know?
S: I think it’s Li fang’s…
可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提一些信息型或记忆型的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提一些理解型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知识加以综述。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可提出创造性思维性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判明真伪,作创造性回答。
(三)课堂提问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关注提问“质”与“量”
从提出问题的策略上讲,面向全体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目光要扫视全体学生,使每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应,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时间、有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而言,教师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操练的机会。和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深浅有所差异。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解决课堂提问的人次问题。尤其是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学。因为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主要以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学习基本词汇和进行简单的句型操练为主。课堂提问的任务是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模仿和纠错机会,养成新的语言习惯。例如:引出新词或新句型后,教师可指令学生重复、朗读或做简单的替换。这种课堂程序性提问不需要等待时间,只要求学生作出快捷、正确的反应。因此,多数情况下,教师无需点名,采用one by one、by pair 、row by row、group by group、the whole class 等操练方式,进行依次模仿和连锁问答,就能增加提问的人次,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在提问人次上达到足够的“量”。
随着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得,基本技能的形成和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课文理解性提问和现实性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也会随之增加。也就是说,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在保证提问覆盖面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提问的“质”。教师不但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高质量的,能引学生思考的问题,还要有意识地给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和控制提问后的等待上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另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遵守以上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提问策略,以便更好地体现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1、了解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年龄及性格等做到心中有数。最初上课提问时,可提问那些积极主动、思维活跃、乐于回答问题的学生,以带动全班。
2、准备充分。上课前,教师要对所提问题进行认真充分的准备,围绕教学目的作出科学的安排,做到胸有成竹,以便让不同层次的问题落实到不同类型的学生去回答。
3、调控思考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由于每个学生的反应速度不同,问题提出后不要马上指定某学生回答,以便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组织答案。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也应有几秒钟的停顿时间,以使回答问题的学生回味一下所回答的问题是否完全正确或需要补充,使班里其他学生有识辨所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的时间,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的评估有回旋的余地。
4、慎重选择提问对象。教师在提问时应防止随意性。根据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如为巩固复习旧课,应该提问中等程度的学生,如为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则可以提问程度较高的学生,而如为检查基础知识的教学效果而提问,则可以提问程度较弱的学生。
结束语
总之,语言交流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本质,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巩固技能和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不仅要“多问”,而且还要“善问”,要通过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及时调节课堂教学方向,从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英语教师要让更多的学生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学会理解问题并准确地回答问题,学会提出问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英语教师要善于使用课堂提问的策略,使之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夏纪梅著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专刊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2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5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7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5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上一篇: 将哲理故事授课引入思想品德教学
下一篇: 初中英语教师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