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建言献策

2021年市政协大会集体提案: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重视和培养的建议

来源:本网 发表日期:2021-10-28 16:32:00

韶关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至地方,出台了很多关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政策。但现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存在一定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短缺,民族工艺品制作的手艺人年迈,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前景并不容乐观,有民族文化技艺失传的风险。

一、存在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乏人。目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队伍急剧萎缩。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刺绣技艺,以前是所有瑶族妇女均会绣,目前会瑶族刺绣人数不到瑶族妇女人数的五分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拜盘王的传承人更少,能够主持拜盘王仪式的民间艺人屈指可数,且均60岁以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传统舞蹈,真正懂得的人极少。据了解,真正的原生态瑶族传统舞蹈“打番”有36式,“串度”有72式。目前能够完整跳出来的人已经极少极少,且均60岁以上。以前田间地头到处可听到瑶歌,目前会唱的歌手少之又少,且绝大部分60岁以上。乳源仅存的瑶族吹奏乐唢呐吹奏,目前仅剩几个人会吹奏,其中50多岁1人,70岁以上2人,是否还有其他会吹奏者,暂时还没有发现。

(二)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一是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不懂少数民族文化。比如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之瑶族歌手并没有几个掌握原生态瑶族民歌的唱法与用词。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之瑶族舞蹈演员没有人会跳完整的原生态36式和72式。少数民族工作者中更没人会用唢呐吹奏瑶族的唢呐曲调。二是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留不住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人员编制数量极其有限,但在这些有限的编制人员中,还有部分人常常被非少数民族文化岗位所占用,造成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不做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这种现象越到基层越普遍。三是留不住购买服务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购买服务者所占比例非常大。因不足三千的薪资,导致购买服务人员极不稳定,新人年年进,旧人年年走。关键是这些走了的旧人绝大部分不再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

(三)少数民族孩子很少接触少数民族文化的机会。以前田间地头听瑶歌,少女一定会瑶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现代文明无死角的覆盖下,少数民族孩子已经很难接触少数民族文化了,就连少数民族语言都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孩子不会说了。

二、对策建议

(一)发掘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间艺人。高手在民间,真正懂得少数民族文化的艺人也在民间。鉴于目前少数民族文化民间艺人队伍急剧萎缩的状态,发掘保护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工作刻不容缓。对于这些仅存的数量极其有限的民间艺人要抓紧发掘保护,保护好了这些艺人,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才有可能保住源头。否则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将成为无源之水,在现代文明冲击中变淡变味。

(二)重视并做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一是对基层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使之真正懂得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对基层文艺工作者、基层文化站、传承中心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培训,使之真正懂得少数民族文化。二是对有意愿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人的培训,使之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在基层文化馆(站)、传承中心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培训班,对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意愿的人进行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培训,使之系统掌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三)让少数民族文化走进校园课堂。文化传承从孩子开始。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孩子已经极少接触少数民族文化的机会的现实,将少数民族文化带进校园,让少数民族文化走进课堂,是解决少数民族孩子无法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应仅限于少数民族内部,而应当转向向外的传承,拓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前景。而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带进校园,让各族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传承便是向外传承一条有效途径。

(四)留住并用好现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工作者。一是用好现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辐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对在职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和有意愿从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民间少数民族文化兴趣爱好者开展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培训。二是留住充分用好在编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对于在编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起来,使少数民族文化化工作者真正做少数民族文化工作。

三是提高待遇留住非编制类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仅靠有限的在编人员和有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数量可观的购买服务的非编制类人员,但非编制类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待遇普遍偏低,留不住人,只有提高他们的待遇才有可能将他们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