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建言献策

2017年市政协大会集体提案:关于促进我市垃圾中转站建设升级的建议

来源:本网 发表日期:2017-06-29 11:03:22

近年来我市巩卫创文取得良好成效,市容面貌一新,群众反映良好。但在巩卫创文过程中,也暴露出我市垃圾中转站等环卫硬件设施落后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垃圾中转站数量不足。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编印的《广东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综合定额》,按照我市的武江、浈江两区的城市面积,市区需要大约15个垃圾中转站,但目前含规划在建的,我市浈江、武江两区只有10个垃圾中转站,数量上满足不了环卫工作的需要。而现阶段正在大力建设的芙蓉新城,连一个规划中垃圾中转站都没有,不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

(二)垃圾中转站升级、扩容、新建存在困难。目前我市垃圾中转站不仅数量不足,且垃圾处理能力也满足不了社会需要,亟需升级、扩容、新建,但面临各种困难。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加之市民对垃圾站带来的空气污染现象非常敏感,部分繁华地区的垃圾中转站被迫关闭,如我市惠民南路关闭了两个垃圾中转站。现有的垃圾中转站压缩机等设备大多是10-20年前的产品,连维修都找不到零件,如果要升级设备,不仅成本高昂,而且要停运数天,数天之内垃圾围城现象必然凸显。如果要扩容,市区半数以上的垃圾中转站面临无地可扩的问题,即使有足够的场地,也面临周边居民的反对。新建垃圾中转站更为困难,无论规划在哪里建设,都面临当地民意的反对,如果选择在居民稀少的偏远地区建设,则会遭到环卫工人的集体反对,因为我市垃圾收集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主要依靠环卫工人的人力三轮车,无法长途运送。

(三)垃圾中转站建设职能下放后面临新问题。市城管部门对现有的垃圾中转站进行了升级和新建等方面的规划,今年我市把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下放至区,由此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升级一个垃圾中转站需资金约500万元,新建一个垃圾中转站需资金约1000万元,我市浈江、武江两区需各投入约3000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这对区财政是很大的负担;再如原建设规划由市城管制定,任务下放至区后,区政府部门须重新熟悉规划建设流程,对垃圾中转站的升级和新建任务会有所耽误。

(四)大件垃圾处理几近空白。城市每天产生不少大件垃圾,如废旧家具家电、建筑垃圾等,这些垃圾无法丢进垃圾箱,上门收垃圾的环卫工人也搬不动,因此随意丢弃的现象十分严重。即使运到垃圾中转站,目前的设备也很难对这类大件垃圾进行粉碎和压缩。

二、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规划。城市发展,要对垃圾中转站早规划、早建设,以免以后新建面临场地不足、民意反对等问题。垃圾中转站的规划建设不仅是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的职能,也是大型企业、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的义务。大型企业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垃圾,大型楼盘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他们在投资建设时应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要求下,根据环卫工作规范建设供本企业、本小区使用垃圾站,建成后可以移交环卫部门运作。目前我市旭日等大型企业、碧桂园等大型楼盘均无垃圾站的规划建设,对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极为不利。相比之下,周边省份,如湖南等在这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加大环卫投入。垃圾中转站数量不足、设备落后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长期环卫投入欠账造成的。目前我市浈江、武江两区的环卫经费年投入大约7000万元(含运营经费、人员经费等),只达到广东省环卫经费核定标准的一半。我市经济不够发达,环卫经费有限,为此要尽量用小钱做大事,一是促进垃圾中转站设备升级,提高日处理垃圾量和处理大件垃圾能力;二是促进环卫工人运输设备机械化,目前一个环卫工人使用人力三轮车一天大约只能运送垃圾3趟,每趟约300公斤,日运送量近1吨,如果他们的运输设备实现机械化,不仅垃圾运输量可以倍增,而且新建的垃圾站即使选址偏远也无妨;三是适当提高环卫工人待遇,目前一名环卫工人月收入约1500-1800元,收入水平较低,环卫部门面临严重的招工难,需适当增加待遇,提高环卫工人工作积极性。

(三)解决大件垃圾处理问题。我是巩卫创文期间,大件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凸显,这是垃圾中转站的处理能力不足和配套的运输设备不足问题导致。要解决大件垃圾处理问题,一是在垃圾中转站升级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设备处理大件垃圾的能力,使之能够粉碎和压缩大件垃圾;二是针对环卫工人运不动、不愿运大件垃圾的问题,可以在采取计量法给环卫工人额外奖励金,鼓励他们搬运大件垃圾;三是制定相应的大件垃圾管理办法,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收费运营等方式,处理大件垃圾。

(四)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环境监控。在扩容、新建垃圾中转站过程中面临的民意难题,可以引导和鼓励垃圾中转站周边居民建立社会组织自发监控环境污染情况,对于垃圾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并通知城管、环保等部门处理。

提案单位:民进韶关市委员会

提案负责人:刘大济

提案执笔人: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