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都将进入老年期,空巢家庭将成为中国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整个中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人口老龄化尤其是空巢、失独老人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缺少照料,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老年人在家中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悲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与空巢老人相比,独居老人和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更为突出。社区医院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如何进一步完善职能,利用政府职能转变契机,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协同社工组织在救助空巢失独老人等方面发挥作用,不仅有有助于解决我国居家养老所面临的问题,更能为空巢、失独老人的身心健康带去福音。
一、空巢、失独老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现状
从低龄老人到高龄老人,从夫妻空巢到独居,从身体健康到体弱多病,空巢老人对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多,对需求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据调查显示,空巢、失独老人患有慢性病较多,其中高血压病居首位,空巢、失独老人对社区护理需求高,其中以基础护理需求(测量体温、血压、慢性病健康教育等)最迫切,另外则是在健康知识咨询、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健康教育类护理服务上。目前我国城市48.5%的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然而总的满足率却只有15.9%,其中需要护理服务的占18.04%,而护理服务满足率仅为8.3%。可见,我国急需大力发展空巢老人社区护理服务,从而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
二、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诸多政策的提出,为老年人居家养老带来了方便。虽然许多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已经初具成效,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好的服务项目还没有得到普及,多数城市的老年社区护理尚存在很多问题:如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数量不足;服务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社区护士的专科知识需加强培训;社区家庭护理有待进一步扩展等等。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工作从服务内容、规模到质量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居家护理覆盖面较小,特别是投入在空巢老人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空巢、失独老人生存质量。
一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是当前解决空巢老人健康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建议每个街道配备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投资力度,改善社区医院的硬件设施,增加财政补助。每年将购置医疗设施的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逐步改善社区医疗机构硬件建设投入不足的情况。三是加强社区医院医生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他们适应社区医院的工作要求。同时,医学院要注意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生,统招全科医生,毕业后到大医院锻炼后再到社区工作。四是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积极发展医疗保健事业,倡导科学生活方式,真正把医疗工作的重点转向预防为主,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活动,并做好慢性病的健康、检测、跟踪,疾病的筛选及就医引导,流行疾病的预防及卫生保健工作,做到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五是设立老年人健康基金(资金来源主要为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基金和社会捐赠)。降低和减免部分“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的医疗费用,特别是对那些既无医保、又无经济能力的孤寡困难老人,应提供免费治疗,提高特殊群体的生存质量。六是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办了老年护理院,侧重提供老年人健康护理服务。
(二)增加社区医疗定点医院,引导居民到社区医院就诊。
一方面,将社区医疗纳入公费、医保范畴,并实现即时联网结算,对于那些有医疗保险的离退休老人来说,去社区就医既方便又节省时间,而且不会有排长队挂号候诊的麻烦。另一方面,设立社区医疗医保专门账户,从医保账户内划出社区医疗专门账户,政府和个人按一定的出资比例,用于支付“社区中心”每年例行的健康体检费和健康档案建档费,从而引导居民主动到“社区中心”就医检查。
(三)社区医院成立专门的老人服务组织,建立家庭病床
由国家补贴,社区执行,社区医院可以招聘一些下岗失业人员成立专门的护工组织,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护理保健知识,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这样既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又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为了方便急诊病人。还可以成立“医疗巡回车队”,将老人及时送往医院或急救中心,这样可以解决因来不及去医院而错过治疗最佳时机的问题。对患有严重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失独”老人,社区可以为其建立家庭病床,上门完成输液、换药、针灸、拔罐等医疗和护理服务,减少因到医院就诊而带来的不必要麻烦。社区医院还应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以便随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另外.为防止老年人发生意外,还要建立应急呼叫系统,以方便老人随时与社区医院联系。
(四)社区医院参与社区服务,推广和建立空巢、失独老人信息服务网站。
信息库应当包括:老人姓名,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史记录,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险号码,学历,专业,爱好,电话,子女情况,子女的联系电话、地址,退休前的供职单位等等。基层政府机关根据社区提供的信息备份,必要时予以核对,并根据信息库的信息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社区医院协助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社区的空巢、失独老人进行登记,建立一个空巢、失独老人信息管理系统,将空巢、失独老人的一些信息和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反馈给老人家属和社工组织,在异地的家属和当地的社工组织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老人的情况,并可以给老人留言和提供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来让空巢、失独老人感觉到家人和社会的关心。这个系统使老人能与社区中心,老人的子女形成联系。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给空巢老人送祝福或慰问。
总之,只有社会各界全面积极配合,才能共同解决空巢、失独老人面临的严峻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营造“健康和谐老龄”社会。
民进韶关市委 雷检